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大数据人才
​松桃县三大链条培育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
打印 关闭 【字号:
松桃县三大链条
培育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

近年来,松桃县借鉴东莞市在“莞邑现场工程师”培养方面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模式,由县中等职业学校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联合培养协议,通过“中职+高职+企业”联合贯通方式培育新兴产业人才,形成中高企“人才共育、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合作育人格局,破解技能人才培养难、实践难、就业难。

一是搭建人才“培养链条”。围绕贵州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数字经济产业人才需要,采取“中职就读3年+高职就读2年+企业实训1年+企业就业N年”全周期方式,组建“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长学制班”,大力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和能创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现场工程师”。由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签订“四方协议”,组建“中高企工业机器人现场工程师长学制班”,实现“招生即招聘、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目前,已招收首批学生110人。

二是创建技能“成长链条”。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院校专业优势,成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通过企业相关负责人、专业教师互派挂职,组建“中高企”工业机器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核心团队。开设教学课堂、线上课堂、企业课堂、实践课堂“四堂”教学形式,开展岗位练兵、创新大赛等特色教学活动,将培训、实践、实训、实习融为一体,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目前,配备专职教师22人、兼职教师8人、企业导师4人。

三是构建要素“支撑链条”。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3+2+1+N”培育工作专班,设置协调、招生、教学、评价、保障等5个工作组,配套出台“现场工程师”培养协作机制、联合培养方案等机制。充分用好人才“编制池”,保障中职阶段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用编需求。同时,抢抓“组团式”帮扶和定点帮扶机遇,积极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和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资金,高标准建成工业机器人等专业实训基地。

(松桃县委改革办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