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如今,贵阳贵安正以"技术创新+场景突破"双轮驱动,加速产业升级,数实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贵阳市白云区,贵阳首个“光充储放检”充电站投用。该充电站不仅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还可以利用电网大数据管理系统,与车桩实现数据交互分析,对车辆电池的容量、精度、损耗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充电安全。
贵阳市民 尹先生
贵阳市民尹先生说,在这个地方充电比较方便,充电也比较顺畅,比较不错。
贵阳的“大数据+”不仅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还持续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贵阳清镇的这家电子科技公司,平均每天有1600万颗芯片从这里下线,并广泛应用于5G通讯、物联网终端、智能家电等领域。
贵州中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占飞
贵州中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占飞介绍,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芯片的生产总量大概60亿颗,实现营业额2.92亿元,相比2023年,同比增长达到89%。
去年以来,公司引进多套的自动化设备,并依托大数据管理技术和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生产线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和生产设备24小时高效运转。为进一步提升产能,公司将于今年7月正式投用年产1亿颗处理器和3千万颗存储芯片的生产线。
刘占飞表示,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业额4亿左右,大概(生产)芯片70亿颗。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据产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在贵阳这家数据科技公司,员工们正进行数据清洗、整合等工作。2016年成立后,企业逐步摸索出国有数据代运营模式,形成了数据挖掘、融合应用、增值运营的数据服务板块,目前,已获得超50家政府部门权威数据的授权,开发了1800多个的数据产品,落地了300多个数据要素应用场景。2021年,企业的数据应用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
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杨光应
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杨光应介绍,针对数据产品领域在全国的业务,公司要实现100%的覆盖,真正地去解决数据的一些场景难、数据的产品模式难,以及数据交易流通合规难的一些核心问题。
聚焦算力、赋能、产业,贵阳贵安正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智算领先地位持续巩固。2024年,贵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980亿元、增长20%。行业大模型加快落地应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速改革,数字经济竞争力持续增强。
来源:贵州台 贵阳台 雷宇 黄云飞 清镇融媒 李锦明 代胜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